昙花一现的美食,网红小吃为什么逐渐消失?《一路向西》两个“尤物”,一个成亿万女星,一个却沦为路人

文 | 寻空的营销启示录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美食世界中,网红小吃的命运就像是流星划过夜空,短暂而耀眼。从掉渣饼到脏脏包,从脆皮五花肉到炒酸奶,一波又一波的网红小吃,不仅在街头巷尾掀起了一股抢购热潮,更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一场场视觉和味觉的盛宴。

当我们回顾这些网红小吃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模式:它们在最初的火爆之后,如同热浪一般席卷整个城市,每个角落都能见到人们为之排队的身影。

然而,这样的繁荣景象并没有持续太久,多则三五年,少则不过一年,这些曾经的美食明星就如同昙花一现,悄然退场。这种兴衰的快速转换,不禁让人唏嘘感慨: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它们背后所反映的,不仅仅是美食本身的命运,更是市场变迁、消费者行为、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01 哪些网红小吃正在消失?

网红小吃,我泛指那些在街头巷尾迅速走红,并在网络上引发广泛讨论的小吃。这类小吃通常具有几个显著特点:

独特性,它们往往拥有与众不同的风味或制作工艺;

时尚性,它们符合当前的流行趋势,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和口味;

传播性,通过社交媒体的快速分享成为热话题;

短暂性,它们的流行周期往往较短,快速涌现又迅速消退。

下面是一些典型的例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它们的发展脉络。

掉渣饼:消失于加盟混乱

掉渣饼,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网红小吃,源自中国湖北恩施的土家族。由晏琳姑娘在2005年3月于武汉创造,它是在传统烧饼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掉渣饼的特点在于其松脆的外壳和丰富的馅料,每一口都会掉下饼屑,因此得名。

掉渣饼的发展可以说是迅速而短暂。它在诞生后的几个月内迅速风靡中国大陆的大部分大城市,当时有不少上班族,中午饭就用两个掉渣饼解决。在高峰时期,仅在北京就有超过一千家店面经营掉渣饼。然而,这样的成功并没有持续太久。

到了2006年中,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质量无法保证,许多掉渣饼店铺不得不关门或转而经营其他食品。

掉渣饼的衰落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它的爆火更多是一种短期现象,缺乏持续的知名度和用户粘性。消费者因好奇而尝试,但将一次性的尝试转化为长期的购买习惯并不容易。

其次,掉渣饼本身的口味选择不多,等待时间较长,缺乏持续吸引消费者的新点。这种饼偶尔吃上一个还行,天天吃就会觉得不怎么样了。

此外,掉渣饼的商业模式也存在问题。在爆火之后,创始人快速开设加盟店,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同质化的产品。随着加盟费的下降,市场饱和,许多店铺最终因无法盈利而关闭。

脏脏包:消失于新鲜感消退

脏脏包,以其独树一帜的外观和味道,在中国的美食界掀起了一场小小的革命。这种看似“脏脏”的面包,实则是一种充满巧克力的甜点,其特色在于外表覆盖着一层浓厚的巧克力粉,食用时不可避免地会弄得满手满脸都是巧克力,因此得名“脏脏包”。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日本的一种巧克力面包,但在中国,脏脏包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并迅速成为一种独特的网红食品。

脏脏包的快速发展始于2017年左右,当时它凭借在社交媒体上的高频次出现迅速蹿红。各大城市的烘焙店和甜品店开始推出自家版本的脏脏包,甚至一些没有实体店的在线商家也开始销售。

在其高峰时期,脏脏包不仅成为了众多消费者排队等候购买的对象,同时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和讨论也达到了顶峰。名人和网红的试吃和分享进一步推动了脏脏包的知名度,使其成为了一时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网红产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脏脏包的热度开始下降。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模仿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整体品牌形象受损。同时,消费者对于这种单一产品的新鲜感逐渐消退,加之缺乏持续的产品创新和质量保证,脏脏包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火鸡面:消失于对健康的关注

火鸡面的来历可以追溯到2012年,是一款源自韩国的即食面产品,以其独特的“变态辣”口感为人所知。当时它作为一种新型的辣味即食面在韩国本土市场上推出,很快因其极高的辣度和独特的口味在亚洲范围内获得了关注。

大约从2014年开始,火鸡面通过社交媒体和视频分享平台如YouTube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其中,“火鸡面挑战”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社交媒体活动,数以万计的网友上传了自己尝试吃下整包火鸡面并尽量不喝水的视频,以此来展示他们的“勇气”和对辣的忍耐力。这一现象不仅吸引了大量的点击和关注,也推动了火鸡面销量的飙升。

在其高峰时期,火鸡面的销售成绩令人瞩目。据报道,火鸡面的生产商Samyang Food在火鸡面走红后的几年内,其出口量和销售额都实现了显著增长。

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火鸡面一度成为热销的进口食品之一,各大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显示火鸡面经常位列即食面类产品的销售榜首。根据尼尔森数据,2022年中国线下渠道火鸡面TOP4品牌的总销售额达到了15亿元,其中三养火鸡面占了60%的市场份额。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火鸡面的热度开始逐渐降低。一方面,市场上涌现了更多具有特色和创新口味的即食面产品,分散了消费者的注意力和兴趣。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对极端辣度的追求,让一部分消费者对健康产生了担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影响,对过于辣的食物持谨慎态度。

此外,随着“火鸡面挑战”热潮的退去,这款产品逐渐从公众视野中淡出。

高粱饴:消失于小众口味

高粱饴主要由高粱糖酿造而成,是北方一种普通的糖果,具有甜而不腻的特点,同时还带有高粱的微酸和芳香,最初它只在北方部分地域流行。

大约在2018年左右,随着一些制作高粱饴的视频在抖音上的热门传播,其独特的“拉丝”特性非常具有传播力。

在抖音上,带货主播侯美丽通过其标志性的“QQ弹弹还能拉丝”的口号,使得高粱饴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宠。

据报道,高粱饴在短短几天内就实现了超过2000万元的销售额,成为了抖音上最火的零食之一。飞瓜数据显示,在高峰时期,有超过20件高粱饴相似产品在同时推广,总销量超过了70万。此后这种传统小吃开始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

然而,高粱饴的走红也未能持续。

受限于传统口味和消费习惯,高粱饴难以在全国范围内长期保持高度的关注度。此外,高粱饴的生产和销售大多依赖于小规模的家庭作坊或地方小企业,缺乏强有力的品牌推广和市场维护,最终它还是退回到了本地市场。

02 网红小吃为什么消失了?

从传统的街头小吃,到只通过线上销售的小吃,这些网红小吃都没有逃脱从短期火爆到后来逐渐无人问津的命运,为什么网红小吃会消失?

噱头大于口味

独特的味道和外观是网红小吃吸引人群的主要武器,它们引发了所谓的排队效应,人们愿意为了一尝为快而排上几小时的队。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交媒体时代的消费心理——追求热点、渴望参与、怕被时代遗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那些因为噱头而排队的消费者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这些网红小吃的味道并没有达到他们期待中“惊为天人”的程度。

事实上,大多数网红小吃可能在口味上并不具有绝对的优势,它们的吸引力更多地来自于营销策略和视觉包装,而非产品本身的品质。

消费者的初次尝试往往受到了强烈的噱头影响,他们在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成为了“乌合之众”,追随着众人的脚步,但在体验后发现味道与期待中的差距较大。

一旦个人体验与社会声音之间的差距被拉大,那些曾经因为噱头而排队的消费者就不再回头。

消费者健康意识提高

大部分网红小吃是不那么健康的,轰炸大鱿鱼油脂含量过高;脏脏包的糖分太高;火鸡面的超级辣味,对胃肠的刺激太大。

如今,消费者在日常饮食选择上越来越倾向于低盐、低油、低卡路里的健康食品。这种消费偏好的变化,对于那些未能及时调整产品配方、改善营养价值的网红小吃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面对消费者喜好的转变,那些未能适时进行产品创新和改造的网红小吃,逐渐失去了市场的青睐。没有及时响应健康食品趋势的网红小吃,无法满足越来越多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自然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优势,最终只能逐渐退出市场。

没有形成品牌

大部分网红小吃是由其独特的地方特色推动的,这种从底层民间自然生长的方式,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挑战——缺乏统一的品牌建设。

许多网红小吃在风靡一时后,往往因为“各自为战”,未能形成具有辨识度的品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长远发展。

没有形成品牌的网红小吃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味道和质量的不一致。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同一种小吃在不同地方的制作方法和原料选择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就导致了消费者在尝试不同店铺的同类小吃时,会遇到味道和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

对消费者而言,一次不愉快的用餐体验足以让他们对这个品类的整体印象大打折扣,甚至彻底失去兴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品质不一、口味不统一的问题会逐渐放大,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时代,消费者的负面体验和评价可以迅速被放大和传播,对网红小吃的整体形象造成严重影响。当公众对某一类网红小吃的整体信任和兴趣下降时,这个品类的市场表现也会随之下滑,消费者数量自然会越来越少。

此外,缺乏品牌形象的网红小吃,很难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建立起长期的情感连接和忠诚度。与那些拥有明确品牌定位、一致的产品质量和独特品牌故事的美食品牌相比,这些“无名”的网红小吃更容易被市场淘汰。

消费者追求新鲜,网红小吃无法长红

网红小吃的本质在于其能够迅速在消费者中间引起广泛关注,成为一时的风潮。然而,正如“网红”二字所暗示的,消费者对网红小吃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的新奇和不同寻常,这使得人们愿意为了尝鲜而排队等待。但是,一旦新鲜感消退,消费者对这些小吃的关注和热情也会随之减少。

在快速变化的饮食文化中,风潮的变化极为迅速,今天的热门很可能在明天就变得过时。网红小吃往往只能在短暂的时间内红极一时,难以长期保持热度。

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消费者追求新鲜和变化的心理所驱动的。人们总是在寻找新的体验和刺激,一旦某个食品失去了其新鲜感,就很难再次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社交网络的风潮变化同样迅速,它是网红小吃流行的主要推手之一。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新的话题和趋势层出不穷,这意味着网红小吃在社交网络上的热度难以长期维持。

随着新的食品、娱乐或文化现象不断涌现,昨天的网红小吃很快就会被新的热点所取代。消费者的注意力和讨论焦点也会随之转移,导致原本火热的网红小吃渐渐冷落。

结语:

网红小吃,这个词汇凝聚了互联网时代消费文化的独特现象。从互联网诞生之前的街头美食到互联网盛行的今天,它们似乎始终扮演着潮流的先锋,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和味蕾。然而,这些美食的命运却多是短暂而易逝。

原因几乎一样,从消费者追求新鲜感的天性,到健康意识的提升,再到缺乏长期品牌建设的策略,这些因素共同编织了网红小吃短暂生命周期的宿命。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真正能够逃脱这一宿命、持续获得消费者青睐的,是那些借着一个品类建立品牌的产品。所以网红小吃要想逃脱短命的宿命,还是要把网红打造成品牌。

本站资源来自会员发布以及互联网公开收集,不代表本站立场,仅限学习交流使用,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如有侵权争议、不妥之处请联系本站微信与QQ同号:414165875,删除处理!

评论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