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墓玩玩”? 网红探墓别为流量太出格!

  “胆小慎入”“再探禁地”“下个墓玩玩”……打开一些社交媒体平台,输入“墓地探险”等关键词,网红博主探古墓一类内容五花八门,有的点击量达数十万次。业内人士表示,有的探墓博主片面追求流量,易致内容出格,并引发文物安全等方面隐患。

  博主探墓花样频出

  近些年,随着盗墓题材文学、影视作品的风靡,探墓类短视频受到一些网民追捧。头顶探灯、手拿相机,网红博主朝着漆黑的古墓深处走去……在部分网络平台,打卡已故明星墓地、探访冷门古墓、沉浸式体验凶宅等成为一些博主的直播或视频内容选择。“惊悚的画面搭配设置悬念的解说,往往能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流量也就越高。”旅游爱好者刘瑞说。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为探访冷门古墓,一些“网红”还深入丛林、地下暗河、山间崖洞等偏远危险地带。近期,一名探墓博主在探访一处野外古墓时不慎掉入洞中,腿部多处骨折,引发网民关注。据了解,该名博主探墓足迹遍布河南、山东、浙江等地,其拍摄的古墓合集播放量超10亿次。

  此外,还有博主借缅怀之名探访烈士陵园。清明节假期到西部一座烈士陵园祭扫的陆先生告诉半月谈记者,有博主在烈士陵园直播时发出阵阵欢笑,令人不适。“烈士陵园虽然是开放场所,但需要保持庄严的氛围,给予烈士和逝者应有的尊重。”

  “唯流量”带来挑战

  墓地是寄托对逝者怀念与哀思的场所,一些探墓直播行为只为博人眼球,还做出夸大性、错误性的解读,不仅误导公众,更扰乱网络生态,违背公序良俗。

  据贵州省龙里县人民检察院公布的起诉书,辽宁男子陈某某与同伴共3人此前擅自进入该县一处洞葬墓地,并用手机直播。直播过程中,陈某某将棺木内的尸骨取出任意摆拍。后陈某某因涉嫌侮辱尸体罪被起诉。

  为追求猎奇内容赚取高流量,一些博主不惜冒险进入危险区域,甚至无视未开发景点的危险标识直接闯入,形成不良引导,一些受众未做好充足准备就盲目跟风前往。

  一些受访人士认为,私人探墓直播还可能暴露墓地位置,为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杨清平说,目前文物行政部门在公布未发掘的墓葬、遗址等有关地下遗存的信息时,一般不会公布具体位置,更不会将具体影像或者地理信息随意传播。

  受访人士表示,古墓葬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些私自探访古墓葬的行为不仅危害国家文物安全和文物管理秩序,更可能损害墓葬本体和墓葬内文物,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挑战。

  因势利导加强野外文保

  当下,古墓题材短视频受网民关注,说明受众对类似主题内容有需求,一些优质内容还为大家提供了文博考古等方面知识,应该肯定,但出格之举,须加强引导,合理规范。

  业内人士建议,博主要加强自律,自觉遵守法律与道德底线,遵循公序良俗;直播平台也要加强对不良直播、短视频的内容审核,共同助力打造良好网络生态。

  “近年来,‘公众考古学’兴起,人们在文博领域的兴趣点已经不仅仅是在城里参观博物馆,一些古代遗迹、遗址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杨清平说,相关部门应注意到这一新变化,因势利导加强野外文保。

  杨清平建议,一方面继续巩固基层文保工作,有针对性加强监管防控,对损坏文物的行为严格处罚;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与短视频拍摄者合作,主动引导自媒体力量正确参与文物宣传和保护,共同营造保护文物、守护文物的良好社会氛围。

  原标题《网红探墓:别为流量太出格》

  半月谈记者:农冠斌 赵欢 林凡诗 /编辑:姜磊

本站资源来自会员发布以及互联网公开收集,不代表本站立场,仅限学习交流使用,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如有侵权争议、不妥之处请联系本站微信与QQ同号:414165875,删除处理!

评论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